0%

2019 年对于我这个年龄阶段的人来说大概率会发生些对个人影响长远的事情,显而易见的身边一些人动作较多:两年前在年终总结里写「在一些爱或不爱的人身边醒来」的朋友已经稳定在同一个人身边醒来;又有几个人结婚;有人离开了上海,有人又回到了上海,有人准备在枫叶国买房;有人把自己脚摔骨折,有人胆结石做了手术;有人抛掉了学生气成长明显;还有人在微信上删除了我。

我自己倒还好,总体上波澜不惊。回过头算了算,13 月份在疯狂地加班赶进度,为自己的预判偏差负责,510 月又为了政治任务全力以赴提心吊胆忙个不停,所以这一年在工作上花费了远远超出正常范围的精力,工作之外的事情做得不多。晚上把一年的微博、推特、朋友圈翻了翻,还好,多源信息摄入、思考都没停,年终总结不如再回顾一下那些值得持久化下来的想法,算作交待。所以这一篇里,会有不少我直接从日常只言片语 copy 过来的内容,也有对其他人的引用。

技能点

在 2018 年的 4 月份定了下了学会游泳的目标,终于在 2019 年的第四季度达到预期。可以熟练地蛙泳了,但自由泳还不行,仍要继续练习。找了教练带入门,后来发现其实 B站上的教学视频远比教练教得好,上课手把手教回家自己看视频双管齐下。我清晰地知道自己是一个慢热型的人,因为每次接触新的编程语言、新的学科、新的领域、新的技能都是一样,开头异常艰难,摸到门道后飞速提升,比如游泳这件事我在泳池了泡了很多次才理解透什么叫「水性」。一直认为自己在任何领域都没啥天赋,一个新鲜事物中最核心的逻辑,需要有前人指点或者自己摸索很久才能悟出来。我目前所擅长的少数几个事情,全部是大量刻意练习的结果,资质平庸就只能这样靠堆时间了来做到唯手熟尔。

阅读全文 »

两年前的十月底需要换工作,发了条朋友圈把简历扔在博客上。一位大学期间见面不多但关系挺不错的朋友看到后邀请我去他公司,微信上聊了聊做的业务和目前人员缺口,决定试试看。然后很快发了 offer,很快答应,腾了一周时间租房子、搬家。不过那周正好赶上自己感冒,也没有人帮忙,一顿折腾下来身心俱疲。

为什么来

当时接到 offer 直接就答应了没有再去面其他公司,原因不复杂,面试时两个面试官给我的感觉非常好,我已经嗅到了他们身上的聪明人气息,而且正好那个下午旁边办公室里聊一些技术话题热火朝天,氛围挺不错,然后再到网上搜一搜公司的几个核心人物也是老江湖,这样一圈看下来基本就足够了。当然最重要的因素还是看到了聪明人,我在《我对工作和公司的一些理解》里提到的,聪明人的选择就是最简单的风向标(我不会在任何公共区域解释什么叫聪明人以避免输出让部分人不愉悦的内容)。顺带提一下,面试官与候选人的沟通过程一定不是简单地查看候选人是否符合需求,还要意识到自己的言行会代表公司的形象,传递团队的气场,当候选人挑 offer 时,这很可能带来不同的结果。

做了些什么

阅读全文 »

和人聊到了工作的话题,对工作这件事情本身我有一些基础性的理解,索性就都写出来。个人经历有限,只能针对常规互联网行业公司讨论。

  1. 对企业而言,生存是第一优先级,盈利是第二优先级,增长是第三优先级。社会责任、国家责任、道德约束都是顺带的。
  2. 「让你学到东西」不是优先级,刚毕业的同学千万别说「我来学习的,可以不要钱」。
  3. 求职唯一的规则是证明自己的能力和经验匹配甚至超过岗位要求,同时薪酬在对方接受范围内。
  4. 不要在乎那些小打小闹的所谓企业福利,中秋节的月饼、开年的红包、过生日的蛋糕,它们远不如健康舒适的办公环境、不拖后腿的硬件设备、尊重员工的行政手段重要。
  5. 不要在已经锦上添花的福利上得寸进尺,买了零食嫌花样少、补贴地铁不够还要报销打车通勤,这样折腾很容易让老板什么都不想给了。
  6. 判断一个公司值不值得待下去有很多种思路,比如广为流传的 事、人、钱 三要素。我个人更看重公司里的「聪明人」,聪明人大把地走了或者被新来员工稀释得比例很低了,那大概率是有问题了。聪明人的选择就是风向标。
  7. 工作中创造的价值是属于公司的,积累的技术和口碑是自己的。但任何时候,混日子浪费的时间都是自己的。
  8. 存在这样一种人,没有在工作中创造出大的价值而给自己带来的损失,比给公司带来的损失还要大。公司当然很喜欢这类人,但非常稀少。
  9. 加班应该和借钱一样,救急不救穷,而且要有借有还。
  10. 大公司没有一个是干净的,小公司有那么一点点机会做到「小而美」。
  11. 资源不够、条件有限哪里都存在。在大方向上坚持高标准,小部分稍微松懈,有灰度也有底线。
  12. 快速地从 0 到 1 能更大概率抢占到机会。Done is better than perfect.
  13. 老板与员工的责任、风险、回报大不一样,别指望能互相理解。找钱、找人、定方向三件事情做好了的老板就是好老板。
  14. 从职责划分上说,行政部门是最不应该把员工当做「家人」的,所以他们嘴里的「家人」往往让人感到不太对劲,商业合作关系没必要去套上这么近的亲密关系。「同学」称呼就好很多。
  15. 业务部门、行政部门、管理层对公司有不同的视角,看到的「事实」相差很远是非常正常的事,而且可能都是正确的。信息不对等和屁股决定脑袋共同作用的结果。
  16. 一年经验 * 10 ≠ 十年经验,工作多年的菜鸡遍地都是。刻意去累积优势,提防舒适区。
  17. 哪一行干得好的都是人精,「鸡贼」绝对不是好的管理手段,员工们都看着的。很少有员工因为轰轰烈烈的大事离职,埋怨的都是些积少成多的小事和因为被鸡贼而缺失的被尊重感。
  18. 同时拥有对自己使命的热爱和想走就走的底气。公司不是使命,你想做的事情和希望创造的价值才是。

cnBeta 原文已经删除,我觉得这篇文章有蛮多价值,「与真实生活中的人交朋友」这部分一直是我试图表述的想法,自己也是这么做的。留一份存档供各位参阅。

各位亲爱的访客朋友:新年好!

我们从 2006 年开始连续 12 年,以一篇献词作为新一年的起点,今年也不例外。但今年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继续写一篇行礼如仪的文章,不仅大家不见得会赏识,连我自己也都意兴阑珊。所以,以下的文字,与其说是总结过去展望未来,不如说是一份在困难年代的生存指南,同时也写给我自己,并与大家共勉。

过去的好时光

阅读全文 »

我怎么这一年啥博客都没写呢?技术的没有,非技术的也是瞎聊。

以至于九月份的时候,小姐姐跑过来问我,孙悟空在取经路上有几个女朋友你二月份在朋友圈说好的「展开讲讲」呢?结论是当时就逼逼了一下,没空记下来,后来逼逼的内容忘了,就不想再写。其实那天是我 24 岁的生日,就是比较伤感自己老了,年龄大了。真不是矫情,习惯了「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定位好几年,突然来个 24 岁,一下子适应不了。本来想着 2018 年会在生活上做一些新的尝试,可惜没有,主要原因是工作太忙,尤其是后半年开始新的项目后,从零到一的确很累,踩不完的坑,接不完的需求。以至于我还有 3 天年假都没有时间用掉,马上要过期了。预计是下个月去趟南京溜达溜达,去趟医院复查牙齿,年假应该花得完。

只要认真工作,一年很快就过去了。

这一年应该是过去几年里最平淡的一年,没什么新的变化,没太多新的想法,也没有什么喜悦和悲伤。在深刻地理解了「人类的悲观并不相通」后,我甚至对探索新的朋友都降低了兴趣。

阅读全文 »

事件背景:知乎问题《如何看待 Ant Design 圣诞节彩蛋事件?》

简单地说,这个拥有接近 40000 个 Star、被国内外前端同学广泛使用的 UI 库,在 9 月份的时候悄摸摸地在代码里加了一个功能:系统日期是 12 月 25 日时,所有这个库里的按钮组件都默认有一个积雪效果。而这个 feature 被设计成不写入产品文档、无控制开关、默认开启,于是圣诞节当天突然出现的「彩蛋」让很多前端工程师措手不及。有网友吐槽这种自动跳出来的彩蛋是「跳蛋」,或者更直接点认为这玩意是「地雷」。

拿这事出来讲主要是因为我也是这次被地雷波及到的「受害者」。25 日早上我正好有任务在客户那边驻场,有同事在群里说到测试环境出现了这个彩蛋,我一开始没多想,还悠闲地吃着早餐,完事抹了一把大油嘴,突然觉得哪里不对劲:测试环境有彩蛋,而这个彩蛋又是通过自身代码逻辑触发的,那我们在客户这边的线上环境也应该会出现。

当时就倒吸一口凉气。

阅读全文 »

2017 年第一天的时候我在朋友圈立了个小目标:今年不脱单。

完成得非常好。

另一个微小的愿望是创造价值,不管为自己还是为别人。这个也还行,虽然没做出什么很厉害的东西但总归是为其他人提供了些帮助。

春节时没有回家,一个人在公司的别墅里住了十天,顺带给公司的猫和狗铲屎。对于我这样的人来说能一个人安静待十天可以说是过年最佳实践了。回家所耗费的精力和时间,以及在家里产生的一连串非常难受的体验让我认定这事对我有害,我的家人们并不珍惜我对他们的善良、耐心和忍让,我对此毫无办法。为了不继续伤害自己,我必须扔掉一些东西,这和经历久了中国教育后需要在恰当的时机接受观念冲击洗一次脑一样,广泛地接受莫名其妙的恶意,想明白自己为谁而活,弄清楚怎么和世界相处,然后事情就非常简单了。

阅读全文 »

起因

我是微博重度用户。

在国庆节前后几天,我遭遇了一轮又一轮的被动加关注问题,刚开始以为自己不小心泄露了密码,因为之前很长时间我都没有遇到过这类问题,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然后就是既定流程:修改密码 -> 在安全中心退出所有已登录设备 -> 清空所有第三方授权。

然后,好像并没有什么用。

阅读全文 »

大约在两年前,我认真思考了一个问题,如果我哪天走在路上被醉驾的傻逼撞死了怎么办?

这个问题当然是无解的,错不在我,真要轮到我倒霉我毫无办法。在中国,尤其是北京上海深圳,社会治安非常好,走在路上被人故意伤害的几率极低,自己不去作死就行。更何况我这种喜欢宅家里又善于预测可能的安全风险的人,如果生命真的受到威胁,那大概率是发生了不可控意外。飞来横祸这种事无法预判无法躲避,完全看命,基于「事事有着落」原则,我必须要为这种低概率的坏事情做好准备。所以,两年前这样想了一通后,我认为我有必要提前写一份遗嘱,来安排一下我意外死亡后的事情。

昨天下午,我终于把酝酿了两年的遗嘱写好了,内容其实非常简单,告诉我的朋友和家人需要帮我做些什么事情。主要是两件事:把这个博客续上费多维持几年;在我常去的几个社交平台上发布我的死讯,让我的那些近的远的朋友们知道这件事,告个别。

遗嘱里没有提到钱,因为我现在没有什么财富和资产,不存在分钱的问题。唯一提了一点是我身上的意外保险,可以赔到点钱,受益人是我父母。但你懂的,那其实已经不重要了。

阅读全文 »

看 WWDC 2017 直播的时候,Keynote 上有一页讲 iOS 11 专门为中国用户新增了一些功能,那页只是提了一句很快就切走,但上面有一句让我眼前一亮:SMS fraud extension. 看起来是在 iOS 11 上开放短信过滤功能了?

坦率地讲,对我个人而言目前 iOS 的使用体验已经比较满意,但短信过滤的缺失是我最大的困扰,我经常被这几种短信烦到不行:

  • 淘宝、京东的店庆、618、双十一等各种营销短信。
  • 各家信用卡推荐你分期、预借现金、购买纪念品的短信。
  • 摩拜单车、ofo 喊你骑车的短信。

iOS 目前只能对特定号码开启「勿扰模式」,这样短信进来后就没有铃声和振动,只在短信图标上 +1 个未读。很显然这解决不了多大问题,一方面经常会有新的短信通道号码(以 106 开头的那些)过来,第一次肯定没法避免,另一方面像银行信用卡消费提醒、账单提醒这种有用的短信和营销短信多数是同一个号码发过来的,为了避免错过那些用得上的短信,你可能不会把此类号码设成勿扰。

阅读全文 »